【遊記】韓國之旅。城市足跡篇

上星期去了韓國一趟,是我這個鄉下妹第一次用護照出遠門,為的是參與一個五天的遊學團。
在這五天裡,看到很多不同的事物都值得一一記下來的,

第一篇決定先寫【城市足跡】,記下我在首爾這個城市究竟看到了甚麼。

隨著環境問題成為全球關注的議題,韓國政府近年積極推行環保政策,
想辦法減少環境污染外,還希望綠化城市,令國民可以在優美的環境中生活。

遊學團的第一站來到位於仁川,一個叫Dream Park的地方。


這個看來平平無奇的地方,其實它是一個堆填區,
原名為SUDOKWON Landfill Site,由1992年開始使用。
可是政府很快發現垃圾的增長速度太快,持續下去堆填區只會面臨不斷的擴建,並進一步影響市民的生活,所以出現了「Dream Park計劃」。

計劃中包含不同的工作,例如將堆填區的環境改善,固體廢物與污水分類好,又將垃圾轉化成有用的資源(如玻璃、木材),最後就是綠化環境,使之成為人們休憩的地方。
不過因為現在韓國正值寒冬,所以綠色的感覺不明顯,但身處Dream Park內沒有甚麼臭味的,不說真的不知道自己站在堆填區之上。


Dream Park內的馬路旁種植了很多樹木;而堆填區附近也沒看到甚麼鳥類(可能是太凍?!),不像香港的堆填區垃圾氣味會吸引大量雀鳥覓食。Dream Park也算是仁川內的一個景點,所以有時間的話不妨來看看。


有好些地方都有設計特別的裝飾,令我急不及待要留下倩影XD

想看更多有關Dream Park的資料可參考以下網站:
http://english.visitkorea.or.kr/enu/SI/SI_EN_3_1_1_1.jsp?cid=1351495

在仁川除了行Dream Park外,還遊覽了ChinaTown。
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唐人街,韓國鄰近中國,當然有不少中國人會遷到韓國定居。
在仁川也有一個頗大型的唐人街 China Town,裡面還有一條「三國志街」和「中華街」。

要行上「三國志街」就要先爬一段樓梯了,完成這項「壯舉」後要拍張照片留念一下XD

一道感覺上超有氣勢的牆!

牆壁上都畫上很多三國故事的畫像,看來三國歷史對華人的影響真的很大。

一整條銜都是各個故事的畫像,還有短句講述劇情發展!

沿途會看到很多有特色的中式建築,亦有很多食店,

在幾條街間穿插過後,也是時候到首爾去了。

我猜很多去過首爾的朋友應該都有到過 Trick Eye Museum 吧。

Trick Eye Museum是以視覺上的錯覺,將傳統平面2D的畫作成為可以與觀賞者互動的立體3D效果。
當每個人帶著不同的外形、性格走進畫中,都可以在鏡頭內展現獨特的風格,建立屬於自己與畫中人物的故事。

Trick Eye Museum 是位於地牢的位置,旁邊還有幾個有趣的博物館,
但我的行程就只去了Trick Eye Museum。選了幾張我比較喜歡的照片出來。


在這個博物館轉一圈都需要不少體力,因為有些玩味性較重的畫作,要配上搞笑的動作也蠻累的 😛

玩完3D藝術,也要認真一點了解一下首爾。
於是就來到 DMC (Digital Media City) Gallery 和 Digital Pavilion 這兩個地方。

在DMC Gallery內主要是介紹DMC,DMC是由政府發展,類似我們的新市鎮的東西,當然人家的是city就比較大啦。

DMC會發展成一個近似高科技的城市,從房屋到交通工具都會採用很多智能設計,
而且DMC裡面會有數碼媒體的基地,包括電視台、IT公司、遊戲開發公司等等,
我猜應該跟香港想發展數碼港的原意差不多吧。

從 DMC Gallery 走幾步就會見到 Digital Pavilion,這裡是呼應DMC的發展,說明DMC內會有甚麼智能設施,好像是在咖啡廳的智能點餐服務和遙距會診的醫療服務等。

看畢DMC Gallery 和 Digital Pavilion,其實有點似看完科技展的感覺。

看完高科技的東西,可以去看看河。清溪川實在是不可不去的首爾景點之一。
話說清溪川是我們第四天的行程,可是第三天的晚上跑出去逛街時就行到去清溪川的某一段(我也不知是哪一段),
可是看到清溪川晚上不一樣的感覺(凍到不得了!)。

隔一天就從清溪川的第一段開始走走,不過因為清溪川太長了,時間有限的關係,所以也不是行了很遠。

我初時以為那是藍色的聖誕樹,因為韓國到處還保留著聖誕裝飾,行到清溪川的正面才發現這是螺型的裝飾。
清溪川兩旁的路不是死板的直路彎路,有的是由不同的材質造成的路,有的是不同形狀、弧度的路,
感覺上在這裡散步很舒服的(雖然這天是比較凍,零下十度……)。

在冬天,河中央會有冰雕,蠻漂亮的。

而清溪川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很多橋和過河的地方。

可以隨時在河道兩邊走來走去。

來到第五天的行程也有清溪川的份兒,來到清溪川文化館看看清溪川的歷史與發展。

原來戰前的清溪川,水很清很美,人們都聚居在河的兩旁,吃的喝的都是用清溪川的水。
但經歷了戰火洗禮和環境污染,清溪川的衛生情況和水質都變得非常差,
再加上首爾的交通擠塞問題嚴重,所以人們都傾向將清溪川填平,於河道上興建道路。
2000年代,工程展開了,清溪川差點就會從此消失,幸得時任總統李明博先生叫停工程,並馬上下令對清溪川進行修復工程,
經美化、種植、過濾等工程後,清溪川終於得以保留,並回復從前的美。
而清溪川也繼續發揮它的功用,提供休憩地方,同時可調節市內的溫度和改善空氣質素。



清溪川文化館內以模型介紹了清溪川的發展,也看到清溪川為首爾市民帶來的好處。

最後的行程是來到首爾最受歡迎景點 — 首爾塔 N Seoul Tower,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南山塔。
N Seoul Tower的「N」除了代表南山(Namsan)外,還代表全新(New)的意思,
因為南山塔在1975年竣工後,於2005年翻新過所有設施,所以看上去是簇新的。
首爾塔和南山塔兩個名字相比之下,我比較喜歡南山塔,這是源於一個小小的情意結,
李克勤有首我很喜歡的歌叫《情非首爾》,裡面有一句「漢城夜晚南山塔中跟你再相遇   想講你知生活不寫意」
那時還不知首爾在哪裡,只覺得南山塔聽起來很有浪漫氣氛。
(說真的,有好幾個首爾的地方我也是透過這首歌才認識的XD)

下了旅遊巴後就看到不遠處的南山塔了,不過還要自己走一段山坡路才能去到南山塔的。
沿路走上去時可以多角度拍下南山塔的面貌,光脫脫的樹木配上南山塔,我覺得這畫面也蠻好看的,加上在零下幾度的情況下拍攝,更添一份悽愴感。


瘋狂地拍了好多張南山塔呢。
原本的行程並不包括南山塔的,只是前一日的行程突然出了點小事故,才能在旅程的最後一天來到夢寐以求想看看的南山塔。
So Lucky!

走數分鐘就來到南山塔塔底的平台部份,看到大大的聖誕樹,可以準備乘觀光電梯上南山塔的觀景台了。

上到觀景台,再看看剛才的聖誕樹,已經變成一棵玩具樹似的。

因為南山塔位於首爾市內的一個小山丘之上,而其他地方大都是平地,所以在南山塔上是可以飽覽整個首爾的景色的。
雖然天氣不太好,不過還是可以看到漢江。
《情非首爾》的歌詞同樣有提到漢江,「難道你誰人都不愛沒有自信建立未來   讓漢江將你我像南北般分開」
事實上漢江也是首爾市內重要的劃分線,分出江南、明洞、東大門等不同的區域。

共兩層的觀景台有不同的裝飾,包括代表南山塔的N字樣裝飾,
還有可以寄明信片的郵筒,是首爾最高的郵筒,當然在這裡寄出的明信片會比較貴啦。

我發現韓國的景點都會有這種色彩繽紛的糖果店,看到會令人覺得很甜很開心的 🙂
另外有一幅牆是貼滿遊人寫下的小卡的,大多都是情侶們留下的甜言蜜語。

上完南山塔,一定要去鎖橋看看。
跟法國的鎖橋一樣,很多情侶會在這裡扣上一個寫了二人名字的鎖,然後把鎖扔掉,寓意永不分開。

連這裡的椅子都有特別的設計,讓坐在椅上的情侶可以緊緊依偎著。
而因為剛過了聖誕節不久,所以多了數棵聖誕樹也是讓人扣上愛情鎖的。

站在鎖橋上想了很多,也有點感觸……

因為我又想起另一首好喜歡的歌,就是古巨基的《戀無可戀》,因為這首歌是在首爾取景的,MV中男女主角的故事始於鎖橋,也止於鎖橋。

喜歡這首歌的話可以看看我之前的文章:
http://blog.qooza.hk/ivy_0129?eid=26012941

【城市足跡】篇到此為止,送上《情非首爾》MV,希望大家喜歡。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