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後有話兒】《超越潛能》Transcendence – 進化不代表美好

很久沒分享看過的電影。其實一直都有看新電影,只是沒有心機把它們記錄下來。

《超越潛能》(Transcendence):65分

最近看了一套西片《超越潛能》,我選擇看這齣戲是被人工智能的題材吸引,但觀後覺得這不算是很有「戲味」的電影,整部戲的高低起伏、起承轉合不太清晰,人物的刻畫不夠深入,重點只集中在人工智能(AI) 的能力與創作力上。

雖然以電影的角度來看,我覺得《超越潛能》不算是套高分的作品,不過有兩個問題是我看過電影後覺得值得深思的。由威爾博士的死亡作序幕而開展的故事,帶出了各人對人工智能的理解與看法,有組織極力反對,有研究人員不敢相信AI 的成果,有人像伊芙蓮般不能自拔地想從AI 身上得到更多,甚至想逝去的人「復活」。

第一,伊芙蓮在威爾博士死後將其意識上傳到超級電腦,再將電腦接通互聯網,進行了好幾年的研究,直到團隊的「進化」技術發展成熟,而在普通人眼中已是失控之時,有人問了伊芙蓮一個問題 —— 「究竟是『威爾博士』想改變世界,抑或是妳想改變世界?」。

無疑,接通互聯網的「威爾博士」得到全世界的技術,研究成果也是全賴「他」才得到的。但,由「他」只是一個「意識」到最後可以複製一個自己「走出」電腦,如果沒有伊芙蓮的協助,難道這一切會成真嗎?不要說因為深愛威爾博士而願意為「他」做任何的事,畢竟說到底,「他」不是他。

伊芙蓮是知道的,「他」不是他。她多次的噩夢也提醒著她,就算可以再用手觸摸到的人,也不過是堆人造出來的粒子,眼前的人永遠不會是自己的丈夫。可是,感情與理智的戰爭中,伊芙蓮的感情略勝一籌,所以即使昔日的夥伴勸她放手時,她仍不願捨棄「他」。彷彿只要失去「他」,她的世界從此就再沒有他,其實她從來沒有接受真正的威爾博士已經離開她的事實。守著這個執著,她親手建立出像幻象又像真實的「威爾博士」,一個只有威爾博士學識卻失去人性的「他」。

「威爾博士」的研究不再是單純地為世界變得更好,而是要建立出屬於「他」和她的世界。一切看似不可能,卻活生生地於眼前呈現著,你可以說「他」的發展已不是人類可以控制的,但無法否認容許並協助一切發生的她的野心。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第二,我相信人類的科技在可見的將來是可能發展出如戲中的人工智能技術,包括以納米粒子複製出細胞,最終甚或造出整個人,並使人類的極限推展,成為戲中的「進化人」,只不過,這些「進化人」究竟是人還是機器?古曰:我思故我在。「威爾博士」有思想嗎?「他」的意識看似是來自威爾博士,但從他逝去一刻,「他」的出現之時,我覺得「他」的「腦」只是由一堆程式碼所虛構出來的,或者「他」對世界的改變是真的,但我不覺得「他」以人類的方式存在於天地之間。儘管戲的末段,「他」擁有肉體,旁人也能觸碰到「他」,但我沒法為「他」加上一份身份。

至於「進化人」,情況有如現今對基因改造食物與複製人的爭議,關乎道德的問題。適者生存,我們憑甚麼以科技去改變天賦,再擾亂世界的秩序?如果「進化」的技術可以應用到任何層面/每個人身上,誰又會甘於當個能力較低的「人」呢?然後大家都想「進化」,想變得「更好」,那麼當每個人都擁有一樣的能力,一樣的生命時,我和你,他和她,到底有甚麼分別呢?失去獨特性,與工廠倒模出來的貨物一樣,我們還是「活」的嗎?少了互補不足的工作分配,每個人都可以做所有的事情,我們還需要別人嗎?只怕到時,大家都覺得別人沒有存在的價值,將會引起連串的紛爭。

AI可以比發明者更聰明更靈活,這究竟是好事,抑或是恐怖的事呢?

#影後有話兒 #影評 #超越潛能 #進化 #TRANSCENDENCE #FILMCRITICS

One thought on “【影後有話兒】《超越潛能》Transcendence – 進化不代表美好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