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錄】我的2019 || MY 2019

對我來說,2019年發生的實在太多。
2018年下半年陷入了極度抑鬱的狀態,
白天因工作需要而勉強擠出笑容,晚上獨處時眼淚自然地流下來,
眼底的肌肉足足有四個月時間不停抽搐,
雖然不痛不癢,嚴格上也不影響生理上的機能,
然而對心理造成了不少的壓力,進一步影響自己的情緒。
花了整整半年時間,跟身邊信任的人聊過、哭過無數次,
才在18年12月終於漸漸走出陰霾。

2019年年初,不知哪來的勇氣想出了「拜師」這回事,
而且出乎意料地輕鬆、順利完成整個過程。
說真的,在忙錄的都市裡,拜這個師實質在那個興趣範疇上沒甚麼進展的,
但這個師父真的算不錯,肯聽我說廢話,
更重要是聽我遇到的荒謬的故事後,還能鎮定地給我意見,
這確實不簡單。

在師父身上,我看到以前沒發現的世界,
有時我會想,十年後當我去到他現在的年紀時,
是不是也能神態自若地面對我今天遇見的挫折與困難呢?
希望我能有他一半的厲害。

1月尾,工作上出現了今年的第一個小波折,
其實我有點忘了當時的心情,畢竟相比後來遇到的可怕經歷,
這的確算不上甚麼一回事。
那時候,我以為自己早已做好心理建設,
但原來「一山還有一山高」,不合理的事情是沒有上限的,
永遠都可以出現更不合理的事情,看到人類更醜惡的一面。

期間大約3月吧,突然靈感湧現,
有很多事情想做,有很多計劃想試,好想活得好一點。
可惜直至四月尾,心幾乎完全碎了,
很累,不知道前路該怎樣走下去,
但因為忙碌而被迫壓下當時的個人情緒。
本來有過的計劃,也因年中開始的社會運動而暫時擱置,
情緒不再只被工作牽扯,更受新聞影響。

有好一段時間,不敢看新聞、社交平台、連登,
因為只要一打開這些應用程式,手就在震,心還跳得很快,
所以很想找個無人打擾的山洞躲起來。

那時,我覺得自己有一點點厲害,怎麼可以撐得過來的?
忙碌的生活,不只被迫暫時放低自己的情緒,連自己的興趣都全部放下,
5月至8月全部的生活都是工作工作工作,
留下來的感受比實質的工作內容多很多很多倍。
8月尾,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一個劫難吧?
從未經歷過的經歷,不懂得如何回應、處理積壓在心裡的感受,
像是一觸即發地核爆了。
有足足一星期走在街上總怕被別人認出,會被罵被打,
有足足兩個月時間,不時發噩夢重回劫難當日、現場,重覆又重覆經歷。

用了十年的電話號碼改掉了。
生活上有很多不便,改了才發現一個電話號碼牽連的比想像中多太多,
更不用說遺失了的訊息和對話記錄。
無錯,假若執意要backup的話,沒有做不到的道理,
只是我覺得,如果命運要我放低這些過去的話,何必執著呢?
憑著這個小小的信念,同時換了用舊機,加上我懶,很多contacts從此就不見了。
我總覺得,有緣或者有需要的時候,人與人自然就會重遇。
我會形容這情況是小小的「重生」。

不過,我猜我有點心理創傷,
因為我感覺到自己內在有點不一樣了,
也應該是因為這件事令我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改變了一點吧?
雖然還未談婚論嫁,至少自己的心有了想走下一步的想法。

對於我喜歡或我信任的人,我都習慣會把他們神化,
慶幸我選的人厲害到超越了我的神化程度,不會讓我失望,
所以可以慢慢走下去。

9月尾,用了三十天時間終於不會再失控地哭,
更因為一些偶然的機遇,鼓足勇氣一次過說清楚內心的疑問,
當然,所有問題一如所料沒有得到解答,
不過正如我一向的人生格言「不回答其實也是一個答案」,
所以我找到了我所需要的答案。
工作依舊,但有些想法不同了。
一年前與一年後的我,面對同一件事也不再一樣了。

拖著拖著,11月尾開始回到校園了。
重新領到大學的學生證,雖然平日上堂是不需要用上它的,
但在銀包內有張學生證,我覺得有點像長輩的利是,有「壓袋」和定驚之用。
本身一星期兩堂在浸大campus的課堂,
11月開課前學校決定停掉一科,還改到尖沙咀上課,
錯有錯著,這樣也好,讓我可以慢慢適應讀書的節奏。
(年紀大了,距離上次讀書也兩年了,要重投半工讀的生活並不容易)
期待往後一整年的課程,會是場精采的遊歷。

最近,剪片多了,
好像有進步了一點點,
但也發現自己有幾多不足之處,
希望2020年可以花多點時間在剪片上,
找到自己最順心最順手的風格。

2020年,
不求快樂,只願平安。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