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Barbie芭比 || 獨立自主愛自己!

《Barbie芭比》(Barbie) 影評
《Barbie芭比》(Barbie) 影評

完整版影評:https://bit.ly/478fvwD

真人版電影《Barbie芭比》走進極致夢幻的粉紅泡泡

Barbie公仔自五十年代出現在玩具市場後,幾十年來都佔據兒童玩具界的C位,無論你有沒有玩過Barbie公仔,男生女生都一定認識它,直到電子玩具普及,Barbie公仔跟很多實體玩具過去十幾年銷量急劇下滑,但Barbie的形象至今仍然深入民心,而今次真人版電影《Barbie芭比》於全球上映,相信會讓Barbie公仔再次紅起來,尤其是Barbie世界極致統一的「Barbie Pink」風格,美得就算不是粉紅控都會覺得賞心悅目。

為「物化女性」標籤平反 Barbie獨立自主愛自己

Barbie公仔是小女孩的玩具,《Barbie芭比》卻是給大人看的電影。由於玲瓏浮凸的身材、精緻的妝容和華麗的衣飾,Barbie公仔的完美外表曾被人認為有物化女性的意味,Barbie也被形容成只愛購物和打扮的蠢女子。今次《Barbie芭比》絕對是要為Barbie來個大平反,在Barbie世界,Barbie雖然喜歡派對和歌舞,但她們每個人也有自己的專業、身份和成就,並不是沒腦子的女人,而是有能力去選擇自己人生的獨立女性。Barbie可以是任何想像得到的模樣,唯獨不是Ken的附屬品。

即使後來發生了Ken的「叛變」,Barbie亦勸Ken要愛自己、認同自己,不要只為爭取她的目光而活,他該為自己而活。比起活在別人的目光下,Barbie明白每個人 (甚至每個公仔) 都應找到自己的價值 — 你是Barbie、她、她、她都是Barbie,但各自有著不同的美,各自在不同的位置上散發著自身的光芒。

從個人出發 追求平權或是大世界出路

除了Barbie出現身份認同的危機,Ken的內心也有缺失。Ken每天努力討好Barbie、哄Barbie笑,要在其他Ken面前突顯自己,只為爭取到Barbie的愛,因為Barbie代表了母系社會的權力與地位的象徵,得到Barbie的垂青是Ken認為的成就,若不被Barbie重視,自己便甚麼都不是了。這樣的Ken來到父系社會為主的現實世界,大開眼戒,並將這一套搬回Barbie世界,打造新的Ken世界,讓一眾Barbie臣服成他們的女僕、家庭主婦、情人。父系與母系社會撞在一起,並非要比較哪種模式好,反而突顯了各走極端的壞處,追求平權或者才是大世界的出路。

【NETFLIX】魔幻之音 || 有夢的人才看得見世界的美好

Netflix 魔幻之音 The Sound of Magic 影評
Netflix 魔幻之音 The Sound of Magic 影評

完整版影評:https://bit.ly/3mFzUTW

Netflix《魔幻之音》關於魔術和夢想的故事

Netflix韓劇《魔幻之音》改編自網絡漫畫《安娜拉蘇瑪娜拉》 (即是劇中魔術師唸的咒語),由闊別銀幕兩年的男神池昌旭及《怪物》崔成恩及《女神降臨》黃寅燁主演,是一部一連六集,充滿奇幻、魔術和音樂劇元素的劇集。韓劇很少見會以音樂劇形式穿插故事中,《魔幻之音》以歌舞情節交代主角們內心的想法,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關於《魔幻之音》:韓國「漫改劇」熱潮

近年很多韓劇都是改編自網絡人氣小說,包括《宮野蠻王妃》、《雲畫的月光》、《無法抗拒的他》、《我的室友是九尾狐》、《地獄公使》、《殭屍校園》、《社內相親》、《梨泰院Class》和《魔幻之音》。韓國流行「漫改劇」相信與演員們的外表相當有關係,韓國偶像們的高佻身型與超高顏值都可以神還原漫畫裡的角色原型。加上韓國的網絡小說 (K-WEBTOON) 急速發展,被喻為是繼韓劇和K-POP之後,下一個邁向國際化的文化產業,所以當漫畫本身在網上已有相當熱度時,這些「漫改劇」都非常受歡迎和容易得到很高的討論度。

關於《魔幻之音》:從孩子角度出發檢視自己的內心

提起遊樂園,很自然會聯想起童真和孩提時期,小時候的快樂是還未被污染的快樂,簡單、純粹。只是長大的過程中,現實生活會讓我們把內心的這片淨土,連同夢想一起忘記、塵封。李乙住在廢棄的遊樂園,正正代表我們心裡的快樂,在成長時不知不覺把它廢棄了,但不代表它消失不見了,只要我們願意把它重新整理,無論甚麼時候,都可以重新擁有快樂和夢想。大人們常常引導孩子要長大、變得成熟,但長大的同時,其實並不需要孩子將對生命的熱誠和純真丟掉。長大後的我們,若能再次從孩子角度出發檢視自己的內心,一定能夠收穫更多。現實生活的灰暗與廢棄遊樂園的絢麗,正正反映著有夢的人才可以看得見世界的美好。

【演唱會】薛凱琪.夢之途中音樂紀

四月頭看了薛凱琪的演唱會《夢之途中音樂紀》,那是我第一次看Fiona的現場表演,還要是side track的演唱會,加上我並不是Fiona的Fans,所以原本對這個演出沒有太大的期待,但看過演出後竟然有意外的驚喜和感動。

全程以音樂劇的形式進行,由Fiona的獨腳戲開始,一步一步帶領觀眾走進她的夢幻世界。我很喜歡這種帶有舞台感的表演,而且以夢幻世界作為主題,整個畫面都配合得很美,小小的舞台藏著很多意想不到的小心機,例如可開啟的窗與窗台、浪漫卻又很淒美的小船和不知為甚麼讓我想起滑梯的斜台,還有很多很有意境的小道具,電話、野餐用品、紅色氣球等等,都令表演添上無限的童話感。

沒有商業味的舞台設計,如Fiona所言,她真的做到把觀眾帶進只屬於她的夢之途中,一起用音樂陪她回顧她的成長路。

最令我感動的是播放影片的環節,一眾藝人朋友回答Fiona的提問:「甚麼是快樂?你快樂嗎?」雖然曾經在Fiona的訪問中,早就聽過她說自己花了十年尋找快樂的故事,但當真的有把聲音問你:「甚麼是快樂?你快樂嗎?」的時候,我突然很害怕,我害怕自己不快樂,我害怕自己不知道甚麼是快樂,我更害怕自己找不到快樂。原來當有一刻要真正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會害怕,會退縮。Fiona緊接唱出《十年後的我》,這是Wyman送給Fiona的生日禮物,十年前Fiona唱著《給十年後的我》,那時候她一點也不快樂,十年後她唱著《十年後的我》,雖然她仍在尋找快樂,但她不再害怕不快樂了。原來,學會放開,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她用了十年學懂這個道理,那我呢?仍在浮沉之中探索快樂的我,甚麼時候才找到靠岸的地方?我不知道,只能相信自己,然後一直行下去。

Continue reading “【演唱會】薛凱琪.夢之途中音樂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