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給十九歲的我 || 站在夢想面前 你還是當初的你嗎?

《給十九歲的我》(To My Nineteen Year Old Self) 影評
《給十九歲的我》(To My Nineteen Year Old Self) 影評

完整版影評:http://bit.ly/3IZoCWY

《給十九歲的我》屬於香港人的成長共鳴

九歲的我,對於十九歲有無限的想像,覺得成年後一定可以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哪怕還沒有甚麼確切的夢想,反正長大就好了。廿九歲的我,對於十九歲同樣有無數的想像,想像如果重來一遍,現在的生活或者會變得不一樣,哪怕世上沒有如果,依然想回到還沒有長大的那一年。三十九歲的我,或者會慢慢放下對十九歲的執念,但忘不了成長帶來的好與不好。這是我看完《給十九歲的我》的感受。

也許每個人的經歷和人生不盡相同,但看完《給十九歲的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十九歲或者更早以前的自己。你不必是英華校友或師生,只要你是香港人,只要你經歷過十九歲的人生,你都會從《給十九歲的我》找到共鳴。

女孩們暴風式長大 卻在夢想面前躊躇

暴風,風速快,風力大。《給十九歲的的》的主人翁面對著急促而猛烈的成長步伐,強迫接受,勉強適應,是她們幾乎唯一的選擇。其實每一個香港人在動盪的世界中,又何嘗不是跟她們一樣呢?女孩曾經擁有過夢想,想參選香港小姐,但最後忍著淚在機場與親友道別,不捨卻沒有不甘,畢竟環境和人的心境都會隨時間流走而改變。女孩曾經努力追趕著夢想,想成為單車運動員,但要在「只有世界第一才會被看得見」的香港當上職業運動員,談何容易?誰也無法保證這個選擇是不是對的,連自己也動搖了,追夢的路彷彿已到了盡頭。

站在夢想面前 你還是當初的你嗎?

《給十九歲的我》留下了時代的永恆片段,但沒法改變已經出現了的變化。年輕人是社會的一面鏡,映照出社會未來的模樣。年輕人看似有無數的可能,但她們其實也不過是按照環境揉捏出來的形狀成長,年輕再多的反叛,最後也抵不過社會的壓力。《給十九歲的我》看到女孩們成長時的困惑,十年後的今天,社會新鮮人何嘗不是同樣困惑?站在夢想面前,在選擇堅持還是放棄之前,或者應該想一想,一直追趕著的夢想,還是不是當初渴望的夢想?你,還是當初的你嗎?

【NETFLIX】蛋黃哥大冒險 || 自己的價值由自己定義!

NETFLIX《蛋黃哥大冒險》(Gudetama: An Eggcellent Adventure) 影評
NETFLIX《蛋黃哥大冒險》(Gudetama: An Eggcellent Adventure) 影評

完整版影評:http://bit.ly/3GOpo6b

一年之計在於……蛋黃哥!新一年開始「搏殺」之前,不妨先看一看Netflix影集《蛋黃哥大冒險》,讓蛋黃哥療癒大家的心吧!

貼地又親切的蛋黃哥,耍廢對白全無廢話,句句充滿「蛋黃哲理」,配上「積極寶寶」雞動哥,為了尋找媽媽而堅持不懈。性格一凹一凸的蛋黃哥與雞動哥,由壽司店的雪櫃到總統辦公室,再到電視台、農場餐廳,遇到各式各樣的人和雞蛋,爆笑連場是意料中事,但故事當中同時有不少感動的劇情出現,絕對是一套療癒又暖心的動畫影集。

《蛋黃哥大冒險》看點1:只有懶人才看得見蛋黃哥

在《蛋黃哥大冒險》的世界有兩種人,看得見和看不見蛋黃哥的人 — 在壽司店用餐的小男孩、壽司店前台的肥店員、笹川總理、鈴木助導、農場餐廳老闆都看得見蛋黃哥;壽司店廚房的廚師、總理助理、井上導演是看不見蛋黃哥的人。從兩種人的特質看來,懶人或者懂得慢活的人才看得見蛋黃哥,而充滿幹勁或人生只剩下忙碌的人就只會看到一隻生雞蛋。蛋黃哥說這是因為「大家都活在自己眼中的世界」,其實這也反映出每個人可悲之處:生活都被困在單一的世界之中。急促和慢活是相反的生活節奏,但不是對立,一個人,不應只有一種生活節奏,幹勁和慵懶其實可以並存。

《蛋黃哥大冒險》看點2:自己的價值由自己定義

蛋黃哥的保存期限只得數天時間,他雖然不想動又沒有遠大的夢想,看似耍廢的人生,卻是「人間清醒」,明白自己的價值並非成為一隻怎樣出色的蛋,更不是由別人定義他的人生,而是自己的價值由自己定義。冒險的過程中,蛋黃哥被送上迴轉壽司帶、在總理辦公室飛墜地面、遇上想研究他的電視台導演,他都沒有所謂,但他不想變壞、臭掉,因為他想在短短的保存期限內,寫下最好的結局 — 將自己化為人類的養份。雖然蛋黃哥當初算是被迫與雞動哥踏上尋找媽媽的冒險之路,但一路上他由一隻平凡的生雞蛋成為絕不平凡的雞蛋料理之王,親自定義自己的價值。

【NETFLIX】艾蜜莉在巴黎 || 不選擇也是選擇、8大金句流露Emily人生觀

NETFLIX《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 影評
NETFLIX《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 影評

完整版影評:https://bit.ly/3HdyrPy

Netflix話題劇集《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 第三季登場,繼續靚人靚景和靚衫,女主角Emily第二季的「綠茶婊」人設稍稍收斂了,第三季表現出成熟一面,重回輕鬆愛情劇的節奏。雖然劇集以愛情線為主,但今季明顯加強了各個角色的事業線發展,也隱約流露出各種人生觀,當中還穿插不少金句,不知道有沒有哪一句讓大家印象深刻?

《艾蜜莉在巴黎》金句1:「為妳自己想,這是妳的生活,不是她的。」

「好心做壞事」是Emily的人設,她的「多事」令她常常陷於矛盾之中,就如她既想安排頓她舊上司麥德琳的團隊才辭職,但同時又為新上司希維爾成立的新公司介紹新生意。Emily為別人想得太多而忘記為自己想,結果她都變成為別人而活,沒有時間思考每一個決定的對與錯。

《艾蜜莉在巴黎》金句2:「不選擇也是選擇」

站在二選一的抉擇面前,並不是一句「小朋友才選擇」或者「Why not both」就可以輕易帶過問題。Emily在新舊上司之間做不了選擇,在工作和愛情之間無法取捨,只有她以為自己未作出選擇就可以兩者兼得,其實在旁人眼中,不選擇也是選擇。

《艾蜜莉在巴黎》金句3:「我是奔向我想要的生活,就在這裡,在巴黎」

Emily從芝加哥而來,以往的生活圈和事業上的成就都建立在芝加哥,然而她一直嚮往巴黎的生活,巴黎的美好令她面對「留在巴黎即失業」的難題時也毫不猶豫地選擇留下來。Emily義無反顧的勇氣,只因這是她想要的生活。

《艾蜜莉在巴黎》金句4:「我覺得妳在為工作而生活,慢下來,妳被賜予了時間的禮物,好好收下,用這個時間去生活」

每天都為工作而活的Emily,甚至連失業時都不願停下來,硬要將自己的行程排得滿滿。當工作變成生活、變成習慣時,的確是需要讓自己慢下來,好好找回真正的生活該是甚麼模樣的。人不是機器,工作的目的不外乎是想要更好的生活和實現個人價值,所以能夠擁有和享受生活的人,才是自己人生的贏家。

《艾蜜莉在巴黎》金句5:「我以為我在做正確的事情」

「以為」是人生裡其中一個大忌,Emily以為自己跟卡蜜兒的約定是對她、卡蜜兒和加百列是最好的做法,但她錯了,因為卡蜜兒和加百列並不是這樣想,否則卡蜜兒和加百列的訂婚禮不會爛尾收場,而最後三個人都要付上代價 (雖然不知道第四季的劇情走向會怎樣,但至少因為這場多角戀而傷心的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