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天能 TENET || 為我們的年代而戰

《天能》的劇情是深奧嗎?其實不是,只是複雜,因為不只穿越時空,還牽涉到時間的線性走向 (順時序與逆時序),所以如果分不清角色的時間順序,的確會看不明白。我覺得《天能》是套不錯的電影,主要是當中帶出的訊息很好,但一些科學理論上的說服力是稍稍欠缺,會扣了一點分數。而且電影雖然不錯,但可能電影一出時很多評論吹捧得太好,所以看完會覺得未至於需要有這麼大迴響,它跟《雲圖》和《星際啟示錄》還差太遠了。(我覺得可能是疫情令大家「餓」了很久戲癮才這麼誇張吧)

《天能》(TENET):75分

一邊看電影,一邊擔心自己看不懂劇情發展,所以大概前三分二時間我都是蠻緊張的,直到尾三分一的時候,開始漸漸看懂劇情的套路才放鬆下來,但意想不到尾聲部份會令我流下兩滴眼淚。關於未來的人為了拯救被破壞的世界而回到現在 (對未來人來說的過去),希望藉著毀滅現在的人去拯救自己的世界,電影中也說了,「孫子殺掉爺爺哪孫子怎能出生」是個悖論,所以基於「看故事不要反駁故事」的道理,我們不要深究這問題,但主角說了一句令我感動又難過的話,無論在哪個時空,哪個時序,大家都在為自己的年代而戰,為自己的信念而戰 – Each generation looks after its own survival唉,就是這句話觸動了我。我覺得每個年代的人所做的事情,都是為著堅守自己所相信的而戰,所謂的對錯,不過是後來回顧歷史時所加上去的定義,成王敗寇,誰能堅守到最後,誰就有力去定義歷史。人類自有文明開始,不都是這樣嗎?我們以為拜讀歷史便可知曉一切?不,被寫下來的歷史都留下來的人所決定的。所以一些有經驗的人,也永遠覺得自己有能力去定義新人的一切。但我只想說,他們沒權去定義我是誰,我也不能去定義年紀比我小的人。

看電影時我們就像個旁觀者,可以輕易對未來人的做法作出批判,覺得他們不理智不合理,可是若我們身處其中,誰敢說不會作出同樣的決定?旁觀者永遠無法體會當事人的水深火熱,別太輕易從自己的角度說出對別人的批判,這樣很不公平。

Continue reading “【影評】天能 TENET || 為我們的年代而戰”

【影評】拾回.我的少女時代

在台灣爆紅的《我的少女時代》終於在香港上畫了,吸引我看這套戲的並不是trailer,而是主題曲《小幸運》。

很多人將《我的少女時代》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相提並論,兩套電影彷彿分別代表了少男與少女的情懷,高中時一定有和死黨一起暗戀過校園的男神、女神,沒有一見鍾情這回事,卻有著日久生情的淡然情懷。如果真的要說兩套戲中哪套比較好看,我會揀《那些年》,《那些年》中的衝勁與遺憾,都令長大後的我們感慨和覺得催淚。但若說比較貼近現實會發生的話,我會揀《我的少女時代》,戲中透露的一些妥協和堅持,是每個人的生活或多或少會遇見的。

《我的少女時代》(Our Times):71分

劉華,一個橫跨幾個年代的偶像,就算喜不喜歡他的歌,都一定聽過,也懂得唱他的歌。又或者,劉華已成了「偶像」的代名詞,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讓你興奮不已的「劉華」。戲中以劉德華作為軸心,雖然提及他的情節不是很多,但他總是在一些細微之處出現,恰到好處的感覺。一句「這有甚麼難?我以後叫劉德華唱給妳聽。」彷彿是整套戲的靈魂,一句諾言說出口很容易,但要信守承諾就一點也不易,而且還要在失聯多年後堅守信諾就更加難了。

少女情懷總是詩,除了男生不懂我們的心事外,其實連長大後的我們也忘了當日的傻勁兒是從哪裡來的。戲中有很多幕都很「青春」,像是每個女生總會幻想過要嫁給自己的偶像、偷偷喜歡著校內的風雲人物、會為了自己眼中的「正義」而挺身而出、為著不名來臨的「幸運信」而分享給不同的朋友……只要是這樣走過來的人,看到這一幕幕似曾相識的畫面,都會打從心裡而笑的。雖然回望過去,會為自己的傻勁兒而失笑,但這就是青春吧?也許是女性導演的細膩才能拍出令女生會心微笑的電影,因為只有女生才最懂少女心事,終究男生和女生的確是來自不同星球的人。 🙂

Continue reading “【影評】拾回.我的少女時代”

【影評】Inside Out 《玩轉腦朋友》|| 每人心中都有個「Bing Bong」

很少很少看動畫的我表示,聽到這麼多人大讚PIXAR最新作品《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很有興趣看看是否真的這麼好看。看畢,真的覺得不論是趣味性,抑或是故事的含義,都有很高的欣賞價值。不過可能事前我對這套電影的期望太高,所以看完覺得「幾好」,而不是「超級好」的!但它絕對是一套有深度又值得看的電影。

《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80分

故事大綱:主角Riley因為父親工作而舉家搬遷至舊金山,要準備適應新環境,但就在此時,Riley腦中控制歡樂與憂傷的兩位「腦朋友」Joy與Sadness迷失在茫茫腦海中,大腦總部只剩下掌管憤怒、恐懼和厭惡的Anger、Fear與Disgust的三位「腦朋友」,導致本來樂觀的Riley變成一個憤世忌俗少女。Joy與Sadness必須要盡快在複雜的腦中世界回到大腦總部,讓Riley重拾原本快樂開朗的性格。
.

JoyRiley第一個情感,大腦總部的總管,確保Riley時刻開心。為人十分樂觀積極、充滿正能量。
SadnessRiley第二個感情,能令所有東西都能變得傷感的“麻煩人物”,最終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Anger為人暴躁易怒,為Riley抱不平,憤怒時頭上會燃燒起火焰。
Disgust保護Riley免受傷害,十分討厭西蘭花。
Fear無時無刻都保障韋莉安全,小小的事情也會驚恐一番,為韋莉的日常活動作出風險和危機評估。

Continue reading “【影評】Inside Out 《玩轉腦朋友》|| 每人心中都有個「Bing B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