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人選之人—造浪者 || 揭露職場上的不公與隱忍

Netflix《人選之人—造浪者》(Wave Makers) 影評
Netflix《人選之人—造浪者》(Wave Makers) 影評

完整版影評:https://bit.ly/41Oydp4

台灣首部選戰影集 揭露職場上的不公與隱忍

Netflix熱話影集《人選之人—造浪者》由謝盈萱、戴立忍、黃健瑋及王淨等多位實力派演員主演、《我們與惡的距離》導演林君陽執導,是台灣首部以選戰為題的影集,從政黨幕僚的角度,揭露職場上常見的不公與隱忍,同時體現要改革不完善的制度,必先擠身制度內的高位的拼搏精神。

「造浪者」政黨幕僚 為浪頭上的候選人套上濾鏡

《人選之人—造浪者》中的政黨幕僚是名符其實的「造浪者」— 幕僚會將大大小小的事情無限放大,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讓選舉候選人得到選民的票,但候選人當選人是不是可以做到選民期望的事情,並不一定。候選人就像即將來臨浪潮,選民只能憑看到的表面去選擇適合或者應該適合自己的「新浪潮」,卻未必了解浪潮之下是多兇湧。

民主選舉下所產生的執政者,不是做得好就能贏,而是誰能夠得民心,而民心所向,也不過是幕僚的功勞,畢竟政治人物跟明星一樣,民眾看到的都是由幕僚打造出來、套上濾鏡後的人物,選民看著站在浪頭上的候選人,彷彿是一場押注遊戲,選對了就可以乘著浪潮向前邁進向發展四年,選錯了就要被巨浪捲進黑暗的大海。民主,不是一個人說了算,但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而承擔。

唯有身處制度之中 才有機會改變制度的不完善

世上沒有完美的制度,政治制度是,企業制度也是。《人選之人—造浪者》提出的議題,大至死刑、環境保育,小至同事間的性騷擾問題,都因為制度的缺陷和不完善而無法彰顯正義的一面。可是面對這些不公與隱忍,轉身逃離只會助長問題,要真正改變現狀,唯有投身在制度之中,就像公正黨主席面對亞靜的性騷擾申訴、文芳爸爸想爭取通過《同性婚姻》法例,再擠身權力核心,才有機會改變。早前Viutv劇集《和解在後》也帶出類似的中心思想,如何在崩壞的制度中生存下來,同時找到平衡點,慢慢改變社會。

女性平權不需優待 只需要平等對待

近年不論是社會抑或戲劇作品,很常提及職場上的女性平權,包括如何避免性騷擾事件發生、女性在工作和家庭上怎樣取得平衡、女性工作能力的認同和升遷機會應該與男性看齊等等。但其實真正的平權,不是特別為女性設甚麼優待,更不需要同情和施捨,而是從根本拋開性別的概念,享受真心的平等,男和女都是一樣的平等對待,例如總統就是總統,可以是男也可以是女,不需要特別註明這是女總統,因為一但註明了,就有了「總統應該/通常是男人」的色彩了。

「請等待這個社會追上妳們的那一天」亞靜和文芳都是身處制度中,努力為自己人生爭取的人,她們要走的路還很長,但緊記並不是她們走得太前,而是社會走慢了,她們從來沒有做錯過任何事,只是世界錯過了她們的美好。我們都期望像她們的女性,不用每天營營役役配合不公義的事情而活,能夠迎來社會趕上她們步伐的一天。

【影評】真假佈局 || 密室殺人案 一場母親與渣男的角力

《真假佈局》(Confession) 影評
《真假佈局》(Confession) 影評

完整版影評:https://bit.ly/3i6R0LF

韓國懸疑電影《真假佈局》酒店密室殺人案 改編西班牙電影《死無對證》

韓國懸疑電影《真假佈局》改編自西班牙電影《死無對證》(Contratiempo),故事圍繞一宗酒店密室殺人案,被告的男主角敏豪與其代表律師楊律師鬥智鬥力、敵我難分,兩人看似是在抽絲剝繭還原真相,但其實各自都有想要隱瞞的真相,令到密室殺人案更添神秘。

已婚的青年企業家敏豪 (蘇志燮 飾),被指殺害情人世熙 (林珍娜Nana 飾),而世熙卻在兩個月前捲入一宗交通意外及一名少年失蹤的案件。敏豪為了隱瞞與世熙的婚外情,以及保住自己的名譽與地位,他必須想辦法撇清殺人的嫌疑,因而在假釋時與楊律師 (金倫珍 飾) 見面,希望找到脫罪的方法。

《與神同行》班底打造 一場母親與渣男的角力

《真假佈局》由《與神同行》班底打造,懸疑感營造十足,未到最後一刻都猜不透真相,誰才是說謊者。燒腦的懸疑感塞滿105分鐘的片長,可惜人物性格的刻劃未見有太多著墨,例如敏豪的自負、冒牌的楊律師如何可以做到滴水不漏的佯裝、敏豪太太和母親知道敏豪身陷殺人嫌疑後的「沉默的支持」,令《真假佈局》整體來說欠缺一份立體感。

敏豪與楊律師是《真假佈局》中的靈魂人物,他們隱藏著的秘密甚至比殺人案的真相更重要。本來被告人與律師之間應該坦誠相對的關係,卻因為楊律師的真實身份,與敏豪的謊言而形成對立的局面,當母愛的力量遇上自私的渣男,也因此說破了親情與無情之間的分野 — 「她已經死了,死無對證」。與財閥之女結婚的敏豪,為保自己的前途與過去得到的成就,他無情地將所有罪名推到舊情人世熙身上,甚至不惜將她殺死,只為繼續戴著「年青有為」的面具生活下去;為了找回失蹤兒子的下落,即使猜到兒子早已遇害的楊律師,仍強忍內心的焦急與恐懼,與敏豪正面交峰。「失去孩子的父母會變成怪物」。說到底楊律師只為找到兒子,哪怕找到的只是一具失去體溫的屍體,可見作為母親堅持的力量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