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小行星都市 || 濾鏡背後隱藏的人生意義

《小行星都市》(Asteroid City) 影評
《小行星都市》(Asteroid City) 影評

完整版影評:https://bit.ly/3OgkUsJ

「對稱大師」韋斯安德遜執導《小行星都市》 大玩藝術畫面

有「對稱大師」之稱的導演韋斯安德遜過去的代表作《布達佩斯大酒店》、《犬之島》等都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今年執導的新作《小行星都市》,同樣大玩導演最愛的對稱畫面藝術及粉色濾鏡元素,並加上「戲中戲」的舞台劇加電影情節,明顯是走藝術向的一套小品電影,劇情方面則是走比較天馬行空的風格。《小行星都市》繼續走在藝術的尖峰上,觀眾對電影的反應兩極化也是意料之中。

小行星都市被封城 暗示疫情肆虐的生活

由年度「天文觀察活動」到外星人襲地球,非常天馬行空的情節,亦沒有科幻的逼真包裝,雖然看起來有點突兀,但其實暗示了過去幾年疫情肆虐全球的生活。天文觀察活動是個傳統,也是部份人生活的一部份,大家前往小鎮參與活動未必出於甚麼偉大的意義,可能只是一個「巧合」、一次「應該」,或者一場「緣份」,就像疫情前的生活,可能我們習慣了原有的生活,習慣了很多「不是必然卻以為是必然」的生活。結果外星人突然來襲而導致小鎮被封,就像疫情驟來而實施的「封城」、「封關」措施,生活受限、原來的計劃被打亂,鎮內鎮外的人民都要在慌亂之中重新找回生活的節奏。

小孩子的簡單讓生活充滿希望 大人的憂慮令生命變得灰暗

不著邊際的劇情發展是我看完《小行星都市》後的感覺,但故事裡小孩與大人不同的思考方式卻令我難忘。家長與學生一起參加天文觀察活動,小孩們的小發明雖沒甚麼邏輯可言,但正正因為他們甚麼都會試,所以可以創造未來屬於他們的道路,而且對他們來說,對生活沒太多悲傷和擔心,反而會有更多的可能性,而身為大人的家長們,會為子女難教而抑鬱,會為封城而擔心,會為生離死別而盛載太多的悲傷,結果大人們都將自己困在艱苦與憂傷之中。相比之下,小孩子的簡單讓生活充滿希望,大人的憂慮令生命變得灰暗。人生的歷練本應是令人變得更堅強,結果卻成為窒礙自己腳步的負擔,是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

【影評】狂舞派3 || 夢想是熱血、現實卻是一盆冷水

《狂舞派3》(The Way We Keep Dancing) 影評
《狂舞派3》(The Way We Keep Dancing) 影評

完整版影評:http://bit.ly/3e6cJif

夢想是熱血 現實卻是一盆冷水

「為了夢想,你可以去到幾盡?」8年前《狂舞派》(The Way We Dance) 的一句對白打動了很多觀眾的心,一股熱血在體內流動,喚醒塵封已久的夢想。追夢,成為了這個世代的口頭禪。8年後迎來續集《狂舞派3》(The Way We Keep Dancing),但電影告訴我們,夢想是熱血的,現實卻不只是一盆冷水,更是一盆骯髒的冷水,讓純粹的夢想被污染,然後被摧毀。

這不是一個故事 這是你與我的生活

《狂舞派3》的龍城工業區取景於觀塘,馬路塞車、行人路擠滿人群、工廈單位充滿各式各樣的故事、數不清的重建、塗鴉和街招形成的獨特街景⋯⋯這些畫面都讓觀眾感覺得到,《狂舞派3》不是一個電影故事,而是你與我正在經歷的生活。

那些在上位者的打壓和粉飾太平,這些下位者的掙扎求存,不就是我們的生活縮影嗎?留白的結局,像是留待我們用現實生活的結局去填上。2021年能夠看到這樣的電影,難免會唏噓,但更感恩,至少我們還能欣賞到這麼有心的電影。正如電影中Hip Hop音樂人Heyo在工廈錄歌碰上無間斷的裝修噪音時,那就將噪音化成歌曲的節拍吧,生活中的劫難和意外我們也許避免不了,但只要我們動動腦筋,我相信還是可以找到一條適合的出路。

近年「追夢」兩個字上的光環越來越大,好像只要掛上這兩個字,就必須熱血地向前衝,不可以被任何事情阻撓。然而,我們的現實生活不可能一味向著夢想而跑,我們還要考慮觸及夢想後如何延續下去,而要延續下去,往往需要一些妥協。Heyo想去電台派歌,師父阿弗跟他說:「當一隻老虎為了證明自己是一隻老虎而走入動物園,牠還是一隻老虎嗎?」Heyo的確不需要靠主流電台去證明他創作的音樂的價值,但若然創作出好的音樂卻只留在細小的舞台上,對音樂本身不也是種不尊重嗎?今天,如果一隻老虎走入動物園可以喚醒人們將來還給老虎更闊更廣的世界,或者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突破電影框架 改寫續集定義

有看過《狂舞派》的朋友,知道續集《狂舞派3》上映時,第一時間應該都會問:「《狂舞派2》甚麼時候出現的?是不是我錯過了都不知道?《狂舞派》和《狂舞派3》有甚麼關連?」大家不用疑惑,《狂舞派3》的確是《狂舞派》續集,只是《狂舞派》和《狂舞派2》在續集中都成為了戲中戲,一班主角成為了演出過兩部《狂舞派》的KIDA,可說是改變了大家對續集的定義。後來,游學修更特別邀請了導演黃修平及女主角顏卓靈參演網絡短片版《狂舞派2》,造就了一個非一般的延續。無論是戲中戲,抑或網絡短片,在平行時空展現《狂舞派2》都是突破了電影續集的框架,在這個沒有甚麼事情不可能發生的世代,這突破似乎也是種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