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關於《小魚仙》的3個小故事

《小魚仙》(The Little Mermaid) 影評
《小魚仙》(The Little Mermaid) 影評

完整版影評:https://bit.ly/3OWdSvp

關於《小魚仙》的小故事1:電影及動畫版與原著故事的結局完全不同

小時候看《人魚公主》的故事,覺得這是最唯美的童話故事,因為原著故事的人魚公主深愛著王子,即使要忍痛擺脫魚尾換來雙腳、王子認不出她並惡言相向,她最後寧願化為泡沫都不願傷害王子,用生命成全愛情。而不論是1989年推出的動畫版,還是今次首度改編成真人版電影《小魚仙》,都是走「Happy Ending」風,人魚公主艾莉奧可以嫁給艾力王子,不用化為泡沫之餘,更順利得到嚮往的愛情。大團圓結局是意料之中的迪士尼式結局,卻失去了唯美的浪漫感。

關於《小魚仙》的小故事2:選角為何成為一個災難?

迪士尼自公佈《小魚仙》的選角後就引起極大的迴響,大家都把焦點落在非裔黑人女主角荷爾貝莉身上,直到電影海報及預告片釋出後,批評的聲音更大,很多人認為迪士尼為了「政治正確」而刻意挑選荷爾貝莉飾演人魚公主。不過,相比起膚色的爭議,可能「不完美」才是選角的致命傷。

迪士尼從來都是以創造美好而歡樂的世界為理念,所以公主必定是漂亮、大方、善解人意,如果再有多一、兩項專長就最完美了。可是,迪士尼一直強調荷爾貝莉的歌聲之美很適合人魚公主的「海之音」,卻忘了歌聲以外,大部份時間觀眾都是看著人魚公主的容貌和演技,但明顯地荷爾貝莉在這兩方面都達不到觀眾心目中的期望,另外電影美指和後製也「不給力」,艾莉奧的服飾和妝扮都不夠美,髮型更是一場災難 (相信很難有人可以carry得到那一頭半濕半塌的亂髮),加上全套電影的昏暗色調猶如災後世界,令到本應明亮動人的迪士尼世界變得不完美,才是電影版的最大敗筆。

關於《小魚仙》的小故事3:艾莉奧「越難越愛」的愛情觀

愛情是《小魚仙》的主線,而艾莉奧完全地表現出「越難越愛」的愛情觀,旁人越是阻止她,她就越是想去愛。父王一直阻止艾莉奧接觸人類,偏偏艾莉奧就是反叛地不聽,還要偷偷收集人類的物件,又好奇游到水面邂逅艾力王子,並為了跟艾力王子一起而放棄海洋世界的責任 (畢竟每位人魚公主本身也有自己負責的海洋區域,算是半份公職吧),甚至離開自己的家族和家人,果然是「被甜蜜蓋過了傷害」的戀愛腦,不過艾莉奧正值少女的年紀,也難怪她會戀愛大過天的。

【影評】魔龍王國 || 不需要英雄只需要信任!

《魔龍王國》(Raya and the Last Dragon) 影評
《魔龍王國》(Raya and the Last Dragon) 影評

完整版影評:https://bit.ly/3WxOrkO

首套東南亞背景的迪士尼公主系列電影

《魔龍王國》(Raya and the Last Dragon) 是迪士尼首次以東南亞作為電影主題的動畫片。女主角雷雅公主Raya的形象更是取材於一位泰國人氣女星Urassaya Sperbund。而主角之一的神龍Sisu,大家也知道龍是中國傳說中的神獸,加上五個族群人民的服飾和村莊都充滿東南亞風味,甚至雷雅公主和龍牙族的納瑪莉公主決鬥時也有東方功夫和武術的結合,是套令人耳目一新的迪士尼公主系列電影!

沒有愛情線的公主系列電影,賣點是女生也有遠大的抱負,可以自強,成為戰士拯救萬民。除了雷雅公主和龍牙族的納瑪莉公主,不難發現很多重要的角色都是女生,包括納瑪莉公主的媽媽、一同作戰的小孤女諾諾,甚至神龍Sisu。

誰願為大局 先踏出第一步?

不過,讓我有點意外的,是電影開始不夠十分鐘,就開宗明義告訴我們,人心有多醜陋,多可怕。電影的套路大家都大概能想像得到,但開場未夠十分鐘已經血淋淋地掀開世界黑暗的一面,還只是個小女孩的納瑪莉公主,為了自己族群的利益,不必顧全整個奇幻王國大局,也不需介懷用甚麼的手段,只要能夠搶奪龍珠為族人帶來繁盛就足夠了,背叛曾經真心對待她的雷雅公主也沒有所謂。

被背叛過的雷雅公主不願意再相信納瑪莉公主,偏偏Sisu堅持「信任」和「團結」,唯有在分裂中學會包容別人才是拯救王國的關鍵。作為一個在社會打滾過的觀眾來說,看到Sisu的堅持是會生氣的,當你經歷背叛的痛,真的很難再次對傷你的人敞開心扉,因為比被背叛更難過的,是被同一個人背叛第二次。小朋友未必明白雷雅公主掙扎的原因,但大人們一定會懂的。

到最後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雷雅公主終於踏出這一步,相信納瑪莉公主會拯救王國,可能是信任,可能只是盡力完成父親的願望,也可能不過是沒有退路之下而行的一步。電影會為觀眾營造出前者的願景,但想得太多的我總覺得後兩者比較大機會,原諒別人可能只是想放自己一條生路,而非真正能諒解對方做過的事。但不管出於哪個原因,如果可以為大局設想,善良的人始終會先踏出第一步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