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靈魂奇遇記 (Soul) || 我們都有獨一無二的火花

《靈魂奇遇記》(Soul) 影評
《靈魂奇遇記》(Soul) 影評

完整版影評:https://bit.ly/2PksKqF

很適合大朋友們看的奇遇故事

《靈魂奇遇記》罕見地以「黑人」為故事主人翁及加入了爵士樂的黑人文化,講述男主角Joe Gardner是個熱愛爵士樂的鋼琴手,他一直渴望加入爵士樂團表演,可惜苦無機會,只能在中學擔任兼職音樂教師。某天他得到舊生引薦下,獲得知名爵士樂團面試的機會,結果卻掉進地下渠而意外昏迷,他的靈魂離開了肉身,進入了「投胎先修班」的異空間,更被分派成為新生靈魂22號的導師。

Joe需要協助22號找到生命中的火花,並獲得地球通行證,那麼22號可以投胎,而Joe就能轉生。可是,Joe想復活而不想轉生,22號亦只想留在異空間﹐不想到地球生活。意外總是接二連三的,22號想幫助Joe復活,卻意外進入了Joe的肉身,而Joe的靈魂則寄居在一隻貓身上,經歷了一天奇妙的體驗,他們都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會。

說到《靈魂奇遇記》,我第一時間想到PIXAR另一部作品《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 (大概是覺得靈魂與大腦有緊密的關係吧)。我覺得《玩轉腦朋友》是大人和小朋友都適合觀看,小朋友可以了解抽象的情緒,大人們又可以看到更深一層的意義 — 成長的代價。但《靈魂奇遇記》可能對小朋友來說未必太有趣,因為電影重點主要落在故事的深層意義 — 何謂生命中的火花 (Spark),男主角Joe和新生靈魂22號的對話和經歷都在引領觀眾思考,甚麼是火花?怎樣才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火花?對小朋友來說,是比較深奧難懂,撇開深層意義不說,Joe和22號的互動不算很可愛、搞笑,所以我覺得《靈魂奇遇記》比較適合大朋友們去看。

夢想不需要偉大 只需要真心

我覺得Joe的音樂教師人設很玄妙﹐究竟老師應該教導學生勇敢去追夢,抑或認清生活的考量?Joe曾經不顧母親反對,堅持要追爵士樂團的夢,但其實他的堅持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成為一種沉淪,因為追不到,所以將這個夢想無限膨脹,跟髮型師只談爵士樂,跟學生只說學習音樂的好處,跟母親只說爵士樂團的夢⋯⋯「小魚努力尋找海洋,老魚卻說『我們已在海洋裡』」

與22號一起「奇遇」之前,Joe以為音樂夢很偉大,偉大得不甘心當一個全職音樂教師。其實,他把夢想自我膨脹到令他忘記生活,忽略周遭美好的事物。當他成功通過爵士樂團的面試,得到觀眾和母親的掌聲時,空虛感隨之而來,「為這一天我等了一輩子,我以為我會有所不同」,原來為了這個夢,他放棄了生活,放棄了夢想以外的人生。

反而22號原先抗拒到地球生活,直至他進入Joe的肉身,有機會以Joe的身份生活,他品嘗到薄餅的美味,欣賞到街頭藝人在地下鐵月台的表演,感受到Joe媽媽為他修改西裝的心意,還有髮型師送給他的棒棒糖,「也許看天空就是我的火花,或許我真的很會走路」,他開始了解生活,哪怕只是一件小事,喜歡就是喜歡。「我只是怕某天死了,我的生命卻一無所有」,漸漸他不再害怕在地球生活,只怕自己經歷得未夠多。

在異空間的相遇,Joe成為22號的導師,但緣來緣去,反而是22號令Joe明白,生命的火花不必是偉大的夢想,懂得真心欣賞生活的美好,或者才是最好的。夢想與生活,從來不是對立,人生最大的課題是要學習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平衡了便可以擦出最璀燦的火花。

【流行曲故事】如果,靈魂真的會相認

我相信世上有靈魂相認這回事,但有誰會知道靈魂相認是怎樣的呢?
最簡單的方法應該是憑直覺,可是有誰可以告訴我直覺是對的?
原來,根本不需要猜想,不需要學習,不需要有心理準備,
只要遇上了,便會明白甚麼是靈魂相認。

某一年,遇上他,初戀的悸動令我以為他就是我的靈魂伴侶。
對愛情無知的我,以為在茫茫人海中邂逅然後相戀,就是永遠,
縱然經過相處後發現彼此有不合的地方,也沒有想過他不是我要找的人,
即使在戲劇裡看過多少失戀的場面,還是覺得自己的初戀是與別不同的,可以與他結伴走人生的路。
可是,這個天真的想法並沒有實現,
他提出分手那刻,就如向我宣告我不是他要相認的靈魂。

「已把赤軀貼近 深深感應那靈魂共震 全部世事亦淪落陪襯 眼中只得身邊這個人」

有一年,遇上生命中第二個他,心跳得更快,相處更融洽,生活洋溢更多幸福之意。
有了比較,感覺比上一次強烈了,覺得這次一定不會錯。
於是,全情投入在這次的戀愛當中,除他以外的一切都變得不再重要。
每個人的一生至少都會熱戀一次,熱戀時的那份傻勁,往往是事後無法理解的。
他明明很愛我的,我以為,我和他至少可以走進婚姻。
怎知道原來他可以同時愛著很多人,我只是他身邊的其中一個情人罷了,
那刻,我便知道他不是我要相認的靈魂,因為我要的是一個完整的靈魂。  Continue reading “【流行曲故事】如果,靈魂真的會相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