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疫起 || 一場疫災 映照出千百種人性

NETFLIX《疫起》(Eye Of The Storm) 影評
NETFLIX《疫起》(Eye Of The Storm) 影評

完整版影評:https://shorturl.at/cjmtv

選擇沒有無私與自私之分 只有不得不面對的原因

《疫起》明明確確是跟觀眾談人性,卻沒有為每人的選擇定義對錯,因為救人與自保之間,本身並沒有對錯,所謂的「偉大、無私」與「自私自利」,只不過是當事情變成歷史後,看到周邊的結果後,旁人為這些選擇追加的「意義」。

夏正醫生 (王柏傑 飾) 未到交更時間便趕著收工陪女兒過生日、可以的話就將病人推到別的專科、得知醫院被圍封後去找主管申請做首批離開人員⋯⋯相信觀眾看到夏醫生的行為都會想到兩個字 — 自私。後來夏醫生擔起送飯盒到B座病房的工作、追尋醫院內的傳播鏈、自動請纓留下為病人開刀⋯⋯大家會不會以為,夏醫生是不是突然良心發現所以要當個救急扶危的好醫生?其實當我們以第一身視覺去經歷疫災,很多時候只能憑當下的即時感受去作出選擇。當面前滿是未知之數時,沒有人知道到底哪個選擇是「偉大」,哪個選擇是「自私」,最大的感受可能是 — 沒法逃避,不得不面對,所以唯有面對。

計劃趕不上變化 他們其實都一樣

安泰河護士 (曾敬驊 飾) 的存在,跟夏正醫生完全不同,安護士的熱血、熱心,為病人著想,甚至申請想加入無國界醫生的團隊,去世界各地救治不同的人,他身體力行告訴身邊的人,護士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個理想與一份信念,令世界變得更好。可是,他在隔離病房與剛做完手術的夏醫生,隔著一道走廊對望時,其實他們都一樣。

有些人每天很努力地過活,有些人覺得生活剛合格就夠。現實殘酷地告訴我們,努力或者可以改善生活,卻非必然,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的崗位,站對崗位往往比努力來得重要。再說,疫症肆虐也帶出了「計劃趕不上變化」的現實,像安護士以為將自己人生規劃得很美好,但在突發意外面前,還是束手無策。或者,我們還是需要為人生做好規劃,但若然計劃趕不上變化,坦然面對也是人生需要學懂的一大課題。

【影評】本日公休 || 不是因為有關係才去關心對方 而是因為關心而建立出關係

《本日公休》(Day Off) 影評
《本日公休》(Day Off) 影評

完整版影評:https://bit.ly/45GTcO2

《本日公休》導演母親理髮店為藍本 道出人與人之間奇妙的關係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很多種,血緣關係、姻親關係、鄰里關係、前度關係,可以很親近,也可以很疏離。台灣導演傅天余將母親和自己的故事拍成電影《本日公休》,以母親經營四十多年的台式家庭理髮店為藍本,道出人與人之間奇妙的關係。母親阿蕊一角邀請到金馬影后陸小芬復出演繹,與實力派演員傅孟柏、方志友、施名帥與陳庭妮攜手演活台式家庭的兩三事。

不是因為有關係才去關心對方 而是因為關心而建立出關係

人們都說頭髮是三千煩惱絲,而剪頭髮的地方也越來越多選擇,10分鐘速剪店、韓式髮廊、高級salon,有幾多人還會選擇懷舊的台式家庭理髮店 (或者像香港的上海理髮店) 呢?講求速度和效率的人不會,追求潮流造型的人不會,享受尊貴服務與產品的人都不會,只有喜歡慢活、願意放慢腳步、重視人情味的人會光顧舊式理髮店。同樣,唯有重視關係的人才願意一直守住舊式的理髮店。一個幫自己剪了幾十年頭髮的阿姨,看著自己長大,看著自己出社會,看著自己組織家庭,就像陪在身邊很親近的長輩或朋友,每次剪髮彷如一次聚舊。

阿蕊一個人開車,從台中到彰化,兩個地方在台灣來說並沒有很遠,但一個理髮阿姨並沒有義務要開車上門幫老顧客剪髮,阿蕊的堅持除了是對剪髮專業的執著,也是對關係的尊重,不一定每次都要客人上門找她,她也可以為客人而上門。真正的尊重,是互相,而非單向的。阿蕊一直追求和享受的是互相往來的關係,這也是她跟前女婿阿川 (傅孟柏 飾) 與阿玲離婚後還保持聯絡的原因,她在阿川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人與人之間,不是因為有關係才去關心對方,而是因為關心,所以建立出關係。

專注做一件事才能夠做到最好

阿蕊對自己開車去彰化這件事原本還不是很有信心,其實只要她開口,是可以找到其他人載她去彰化的,但她大半生都在教導子女,花時間專注做一件事才能夠做到最好,她花了大半生時間用心為每個客人剪髮,所以她也可以花一天的時間專注開車到彰化。那份堅定的心態是阿蕊的精神支柱,因為她深信只有願意用心、專注,才能夠把事情妥妥當當地完成,也可見她是個以身作則的母親,以身教為子女作最好的示範。

【NETFLIX】人選之人—造浪者 || 揭露職場上的不公與隱忍

Netflix《人選之人—造浪者》(Wave Makers) 影評
Netflix《人選之人—造浪者》(Wave Makers) 影評

完整版影評:https://bit.ly/41Oydp4

台灣首部選戰影集 揭露職場上的不公與隱忍

Netflix熱話影集《人選之人—造浪者》由謝盈萱、戴立忍、黃健瑋及王淨等多位實力派演員主演、《我們與惡的距離》導演林君陽執導,是台灣首部以選戰為題的影集,從政黨幕僚的角度,揭露職場上常見的不公與隱忍,同時體現要改革不完善的制度,必先擠身制度內的高位的拼搏精神。

「造浪者」政黨幕僚 為浪頭上的候選人套上濾鏡

《人選之人—造浪者》中的政黨幕僚是名符其實的「造浪者」— 幕僚會將大大小小的事情無限放大,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讓選舉候選人得到選民的票,但候選人當選人是不是可以做到選民期望的事情,並不一定。候選人就像即將來臨浪潮,選民只能憑看到的表面去選擇適合或者應該適合自己的「新浪潮」,卻未必了解浪潮之下是多兇湧。

民主選舉下所產生的執政者,不是做得好就能贏,而是誰能夠得民心,而民心所向,也不過是幕僚的功勞,畢竟政治人物跟明星一樣,民眾看到的都是由幕僚打造出來、套上濾鏡後的人物,選民看著站在浪頭上的候選人,彷彿是一場押注遊戲,選對了就可以乘著浪潮向前邁進向發展四年,選錯了就要被巨浪捲進黑暗的大海。民主,不是一個人說了算,但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而承擔。

唯有身處制度之中 才有機會改變制度的不完善

世上沒有完美的制度,政治制度是,企業制度也是。《人選之人—造浪者》提出的議題,大至死刑、環境保育,小至同事間的性騷擾問題,都因為制度的缺陷和不完善而無法彰顯正義的一面。可是面對這些不公與隱忍,轉身逃離只會助長問題,要真正改變現狀,唯有投身在制度之中,就像公正黨主席面對亞靜的性騷擾申訴、文芳爸爸想爭取通過《同性婚姻》法例,再擠身權力核心,才有機會改變。早前Viutv劇集《和解在後》也帶出類似的中心思想,如何在崩壞的制度中生存下來,同時找到平衡點,慢慢改變社會。

女性平權不需優待 只需要平等對待

近年不論是社會抑或戲劇作品,很常提及職場上的女性平權,包括如何避免性騷擾事件發生、女性在工作和家庭上怎樣取得平衡、女性工作能力的認同和升遷機會應該與男性看齊等等。但其實真正的平權,不是特別為女性設甚麼優待,更不需要同情和施捨,而是從根本拋開性別的概念,享受真心的平等,男和女都是一樣的平等對待,例如總統就是總統,可以是男也可以是女,不需要特別註明這是女總統,因為一但註明了,就有了「總統應該/通常是男人」的色彩了。

「請等待這個社會追上妳們的那一天」亞靜和文芳都是身處制度中,努力為自己人生爭取的人,她們要走的路還很長,但緊記並不是她們走得太前,而是社會走慢了,她們從來沒有做錯過任何事,只是世界錯過了她們的美好。我們都期望像她們的女性,不用每天營營役役配合不公義的事情而活,能夠迎來社會趕上她們步伐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