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販膚俗子 || 真正的自由從來不是透過自由可以換取

販膚俗子 The Man Who Sold His Skin 影評
販膚俗子 The Man Who Sold His Skin 影評

完整版影評:https://bit.ly/3OX6xYN

《販膚俗子》獲提名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

代表突尼西亞出戰並獲提名第93屆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的《販膚俗子》,最後雖然敗給丹麥電影《醉美的一課》,不過《販膚俗子》也是一套值得觀賞和令人有所反思的作品 — 真正的自由,從來不是透過自由可以換取的。

生而為人的價值非自由可以換取

沒有簽證、只能見步行步往「歐洲夢」靠近的難民,被藝術家在背部刺上簽證模樣的刺青後,一躍成為身價不菲的「藝術品」,可以自由穿梭於歐洲各國「被展覽」。然而,Sam沒有預期中的快樂,跟Abeer的距離也沒有因此而拉近,他終於發現一直渴望的自由並非來到歐洲就可以找得到 — 因為這裡沒有人關心他是誰,對他的身份亦沒半點興趣,大家關注的只是他被「包裝」和「賦予」的價值,然而這種價值不是生而為人的價值,藝術品背後的故事再動人都好,它都被定義成「物品」而非「人」,不過是有錢人的附屬品而已。當天,局限Sam遊走不同國家的自由是難民的身份,後來,局限Sam人身自由的是他失去了「人」的身份。沒有人記得他曾經是難民,因為沒有人記得他也是一個人。

販賣背部的選擇某程度上也是種自由

Sam想以人身自由換取踏足歐洲後以為會得到的真正自由,明顯失敗了。最後,卸下藝術品的「身份」,「被宣佈」身亡,然後輾輾轉轉又回歸原點。雖然歐洲夢碎、女友追不回來、仍然無力改變生於戰亂的命運,但仔細想想,至少Sam決定出賣自己的背部時,那刻的他,自由過。Sam沒能力改變大環境,也明白到有種根深蒂固的階級觀念,不是擁有的財富多了便能掉掉的,無論當初為了甚麼原因而甘心販賣背部,他還是可以選擇賣與不賣。《販膚俗子》的結局並不悲傷,也許,還有選擇的人仍有某程度上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