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驚天營救2 || 不可錯過的連場激戰

NETFLIX《驚天營救 2》(Extraction 2) 影評
NETFLIX《驚天營救 2》(Extraction 2) 影評

完整版影評:https://bit.ly/3KmbCKJ

「雷神」基斯咸士禾夫去年年底因健康理由宣佈暫停影視工作後,最新作品《驚天營救2》(Extraction 2) 早前在Netflix上架了。現實中的基斯咸士禾夫要暫時停下來休養,但電影《驚天營救 2》中飾演的泰勒雷克跟前作《驚天營救》一樣激戰連場,作為僱傭兵的他,為了救人而無法停下腳步。

《驚天營救2》看點一:「雷神」基斯咸士禾夫天生的英雄格

僱傭兵與納加錫強強對壘,從軍火武器到飆車技術,再到埋身肉搏的打鬥,連場激戰是《驚天營救 2》最大的看點。「雷神」基斯咸士禾夫果然就是天生的英雄格,看他的打鬥場面總是令人看到緊張萬分,看他用任何武器都駕馭得很完美,完全不像是在演戲,因為所有搏鬥場面都太真實了﹐例如他用機關槍近距離擊倒敵人的直昇機、在高樓的簷蓬徒手與敵人搏鬥,都替他肉緊、替他痛。

《驚天營救2》看點二:超緊張的連場激戰

《驚天營救 2》作為一套典型的動作片,每段激戰都毫無冷場,而且有好幾幕相信會令每位觀眾屏息靜氣地欣賞,包括監獄營救那段21分鐘無間斷打鬥和追逐,和教堂的單挑獨鬥,都有種「眼睛忙不過來」的感覺,既要看著泰勒雷克怎樣閃避敵方的攻擊,又不能錯過角色臉上的表情,《驚天營救 2》絕對令人目不暇給。

《驚天營救2》看點三:兩段看似不同卻很相似的父子情

雖然父子情在《驚天營救 2》的著墨不多,但在電影中也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山卓將逃走路線和安全屋的位置洩露給伯父祖拉布知道,因為他崇拜父親和納加錫,他不相信母親所說的,父親和納加錫一直控制著他們全家。雖然因為山卓而令是次的營救任務變得困難重重,但一切也是源於他對父親的敬愛和信任,他眼中的父親就是他生命中的英雄。同樣地,泰勒雷克的兒子病逝前也是如此敬愛泰勒雷克,即使父親沒法陪伴在病榻旁,但知道父親是為了打仗、拯救在戰亂受苦的人,他心裡是多麼崇拜父親的勇敢。也許,泰勒雷克和大衛看似是一忠一奸的人物,但他們在兒子的心裡卻是同樣的偉大與勇敢,成就兩段看似不同卻很相似的父子情。

《驚天營救 2》看點四:營救任務背後的心靈救贖

昏迷多年,僥倖生還的泰勒雷克本想退下火線隱居,偏偏因為任務要營救的是前妻的家人,勾起他內心對於無法陪伴兒子行完人生最後一程的遺憾,所以毅然決定接下任務。泰勒雷克除了想為前妻保護她的家人,更重要是他希望盡力讓自己內心得到救贖,感覺就是要彌補內心的缺口。妮可很意外泰勒雷克事前沒跟她坦白任務中的人質是他認識的人,但或者連泰勒雷克也不知道該怎麼去解釋心裡的缺口,正因為在意,才不易說得清楚。不知道《驚天營救 3》的任務,會不會是妮可對弟弟亞茲英勇犧牲的心靈救贖呢?

【NETFLIX】阿諾舒華辛力加:人生三部曲 || 跟著阿諾踏上成功之路

NETFLIX《阿諾舒華辛力加:人生三部曲》(Arnold_written) 影評
NETFLIX《阿諾舒華辛力加:人生三部曲》(Arnold) 影評

完整版影評:https://bit.ly/3Ql4Tok

國際健美先生、荷里活演員、加州州長,三個「大纜都扯唔埋」的職業與身份,就是阿諾舒華辛力加 (Arnold Schwarzenegger) 的人生。Netflix《阿諾舒華辛力加:人生三部曲》由已經75歲的阿諾,親自回顧自己運動員、演員和美國人三大重要的里程碑,同時阿諾分享了成長背景和家庭因素,如何幫助他成就傳奇的人生,卻成為哥哥的催命符。

認清目標、帶著愛大步向前

阿諾從小就很清楚自己喜歡甚麼,想要甚麼,「美國夢」是他成長時期美好的願景,因此他剛滿18歲就主動服兵役,為的就是可以盡早拿到護照去追尋自己的美國夢。及後,阿諾展開他的健美之路,終於走到美國的舞台,甚至贏得「宇宙先生」、「奧林匹亞先生」等健美界的最高殊榮。當阿諾已經贏得健美界所有榮譽時,他選擇再闖另一個高峰 — 演戲。他的努力讓他擺脫歐洲口音,在荷里活站穩陣腳,創造了多套經典作品如《王者之劍》、《真實謊言》、《浴血任務》等。然後阿諾機緣巧合之下,開拓了參政之路,並當選加州州長。

阿諾不只很清楚知道自己每個階段的目標,而且他是帶著愛和熱情去做好每一個身份和工作的。如果沒有愛,他不是年屆75歲還注重健身,不會繼續演戲,也不會花時間去關心政治、戰事。阿諾的成功不只是能力和努力,還伴隨著他對生命的熱情,所以他是值得成功的。

接受自己不完美、努力成為更好的人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尤其活於現今網絡世代之下,做過的事不論好壞,都會被記錄下來。事實上,人無完美,每個人都一定有犯過錯﹐可是人們慣性會否認自己的過失,因為內心不願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更不願意被人看到不完美的自己,但阿諾面對性騷擾及婚外情的報道時,選擇坦然承認,雖然他不想提及,但該面對時還是正面面對,承認自己做錯了,誠心道歉,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看到阿諾對待子女的態度,特別是私生子約瑟夫,便會明白阿諾成功的原因 — 他沒有約錯誤歸咎於別人,甚至他不希望自己的錯令約瑟夫的出生變得不被期待和祝福,他讓約瑟夫也有追求自己人生的勇氣和機會。只要你有勇氣面對和承擔,也許,犯錯並沒有想像般可怕。

【NETFLIX】人選之人—造浪者 || 揭露職場上的不公與隱忍

Netflix《人選之人—造浪者》(Wave Makers) 影評
Netflix《人選之人—造浪者》(Wave Makers) 影評

完整版影評:https://bit.ly/41Oydp4

台灣首部選戰影集 揭露職場上的不公與隱忍

Netflix熱話影集《人選之人—造浪者》由謝盈萱、戴立忍、黃健瑋及王淨等多位實力派演員主演、《我們與惡的距離》導演林君陽執導,是台灣首部以選戰為題的影集,從政黨幕僚的角度,揭露職場上常見的不公與隱忍,同時體現要改革不完善的制度,必先擠身制度內的高位的拼搏精神。

「造浪者」政黨幕僚 為浪頭上的候選人套上濾鏡

《人選之人—造浪者》中的政黨幕僚是名符其實的「造浪者」— 幕僚會將大大小小的事情無限放大,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讓選舉候選人得到選民的票,但候選人當選人是不是可以做到選民期望的事情,並不一定。候選人就像即將來臨浪潮,選民只能憑看到的表面去選擇適合或者應該適合自己的「新浪潮」,卻未必了解浪潮之下是多兇湧。

民主選舉下所產生的執政者,不是做得好就能贏,而是誰能夠得民心,而民心所向,也不過是幕僚的功勞,畢竟政治人物跟明星一樣,民眾看到的都是由幕僚打造出來、套上濾鏡後的人物,選民看著站在浪頭上的候選人,彷彿是一場押注遊戲,選對了就可以乘著浪潮向前邁進向發展四年,選錯了就要被巨浪捲進黑暗的大海。民主,不是一個人說了算,但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而承擔。

唯有身處制度之中 才有機會改變制度的不完善

世上沒有完美的制度,政治制度是,企業制度也是。《人選之人—造浪者》提出的議題,大至死刑、環境保育,小至同事間的性騷擾問題,都因為制度的缺陷和不完善而無法彰顯正義的一面。可是面對這些不公與隱忍,轉身逃離只會助長問題,要真正改變現狀,唯有投身在制度之中,就像公正黨主席面對亞靜的性騷擾申訴、文芳爸爸想爭取通過《同性婚姻》法例,再擠身權力核心,才有機會改變。早前Viutv劇集《和解在後》也帶出類似的中心思想,如何在崩壞的制度中生存下來,同時找到平衡點,慢慢改變社會。

女性平權不需優待 只需要平等對待

近年不論是社會抑或戲劇作品,很常提及職場上的女性平權,包括如何避免性騷擾事件發生、女性在工作和家庭上怎樣取得平衡、女性工作能力的認同和升遷機會應該與男性看齊等等。但其實真正的平權,不是特別為女性設甚麼優待,更不需要同情和施捨,而是從根本拋開性別的概念,享受真心的平等,男和女都是一樣的平等對待,例如總統就是總統,可以是男也可以是女,不需要特別註明這是女總統,因為一但註明了,就有了「總統應該/通常是男人」的色彩了。

「請等待這個社會追上妳們的那一天」亞靜和文芳都是身處制度中,努力為自己人生爭取的人,她們要走的路還很長,但緊記並不是她們走得太前,而是社會走慢了,她們從來沒有做錯過任何事,只是世界錯過了她們的美好。我們都期望像她們的女性,不用每天營營役役配合不公義的事情而活,能夠迎來社會趕上她們步伐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