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2012年的男歌手,古巨基做了一張很用心的唱片 —— 《告別我的戀人們》。
當中的一首歌,成為了去年最觸動我的一首歌。
。戀無可戀。
「相處得太好 變情侶像注定」
由朋友到知己,再發展成情侶,看似是很自然的事。
開始一段戀愛的時候,我們都期望感情能開花結果,可是我們也曾害怕失戀的同時會失去最好的知己,所以我們在這份愛情面前卻步了。
但當遇上不同的人,換了數個情人後,還陪伴在自己身邊的,就只有他/她,我們會想:也許對方才是對的人。
有時,就是因為這樣的一個時機,點燃了兩人之間的愛火。
自然而然地相戀了。
「直到妳說妳愛我 似讚我癡情 又似報答我 那溫情 直到傾訴比熱吻高興」
兩個相交相知的人走在一起了。
可是相處過後,情人知己似乎並不是同一回事。
明明親密了,卻有太多話沒法說出口。
以前可以一起吃喝玩樂,談天說地,完全沒有介蒂,為何現在卻想迴避?
「對著沿街的燈火 那一盞未數過 現在靠枕邊談心 難道及從前講得更多」
「弄錯愛戀跟歡喜 已將關係處死」
「待放已久的心花 手一拖便結果 剩下曖昧過的好感 也已撕破」
原來由此至終,他和她都不應走在一起。
有些人注定要成為你的朋友,便只會是朋友。
「共你親到無可親密後 便知友誼萬歲是盡頭」
「別似親人那麼懷抱我 也別勉強共老朋友手拖手」
到最後,這後感情成為了一份遺憾。
不想再勉強走下去,縱然心中還是有對方的。
「跨出這界線 怎樣善後?」
曾經是最好的朋友、知己,卻當不了戀人,大家也不知該如何結束這段感情,因為彼此知道無論如何也回不到從前。
分手,從來都是個難題,尤其是沒有吵架,只是到了戀無可戀地步的時候。誰先開口?如何開口?
不想對方受傷,結果拖下去大家都累了。
每一次看戀無可戀的MV,我都哭了。
製作這支MV的編劇鄧潔明,我看過她說的小說,她是個很會說故事的作家。
在這首歌中,她可以把同一句歌詞,譜上不同的意思。
一句歌詞,由甜蜜走到苦澀。
「也許這種愛剛足夠 散步然後吃喝 誰也別 多口」
MV內第一次出現這句歌詞時,男女主角剛由知己變成情人。
二人的默契,令他們即使不開口,彼此也會懂對方的心意。
到歌詞第二次出現時,大家心知對方不適合自己,卻無法向對方表白,只能以無言去面對。
「也許這種愛剛足夠 笑著承認愛錯 無怨地分手」
終於,還是到了分離的時候。
分手的一刻,也許大家都累了,即使臉上掛上了笑容,也只是一刻的笑容,最後還是無言地分開。
時間永遠是療傷的良藥。
男女主角在女主角的婚禮重遇。
二人終於可以真正笑著向逝去的感情道別。
男女主角分手後,他們的短訊也令我落淚。
「我曾經害怕失去你」「一定不會」「因為我們永遠是朋友」
其實兩個人都喜歡對方,但有些界線就是不容許我們超越。
沒有愛過,哪會害怕失去他?
沒有愛過,哪敢向她許下承諾?
可是,越有期望的愛情,我們越不能接受它的落差。
朋友知己才是彼此最美麗的關係。
既然如此,只好分手。
每一段的感情都是一次學習的經歷。
無論愛與被愛,也應該慶幸彼此付出過。曾經一起已是緣份,相識、相愛、了解然後分開…其實也可以成為最熟悉的知已。愛的代價就是燃燒你的青春,讓你成長,成熟地愛護未來的那一位。
感激每一個愛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