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韓國之旅。科技生活篇

來到第二篇的韓國遊學手記,要來點認真些的行程,也是這次遊學團比較重要的環節 — 【科技生活篇】。
因為我讀的學科畢竟跟IT有點關係,而同系的其他科目又跟電子很有淵源,所以來到韓國要參觀一下跟科技有關的地方。

第一站就是去了Korea Gas,因為它位於仁川市,跟機場比較接近,所以第一天就去了參觀。
Korea Gas是韓國唯一一間液化天然氣供應商,也是全球最大型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商之一。
(好像因為參觀的地方都不太可以拍照,所以沒有照片可以貼出來,唯有借用一下網上的照片)

參觀行程中主要介紹如何從海底提煉天然氣,將之液化儲存,再運送到市民的家中。


我一邊聽著看著介紹,心裡覺得很厲害,因為天然氣好像真的很乾淨也很安全,香港也可以考慮使用。
到我仔細想想,就想起香港的Towngas其實也是用天然氣的,就覺得自己好傻,總是被大家常常說的「煤氣」二字混淆。

下一個要參觀的科技點就是Samsung D’Light 電子宣傳館
「D’ Light」一字是揉合了Digital 與Light 兩個概念,也有「數碼世界之光」的意思,
館內展示的產品也是與光結合的各種電子產品,希望遊客和參觀者透過親身體驗享受數碼世界為生活帶來的樂趣。

Samsung D’Light 很大,共有三層,分別展示不同主題的產品。
走進去的一層是有關電子產品的,有弧形電視、手提電腦、冰箱、遊戲機等等。


地下一樓就有相機、電話及周邊設施的展示和紀念品店。地上二樓就是玩味性與藝術性比較重的 D’Light 產品區

這層的展品更能突出光與電子的結合。
現在看來好像怪怪的,例如在地板顯示光影圖案,和超大的顯示屏,
不過想多想,就會覺得韓國人的創意與創意是厲害的,
誰敢說這些我覺得怪怪的東西將來不會成為家家戶戶都有的日常用品?
也許在地板顯示圖案會取代現有在牆壁的廣告燈箱或者在頭頂的指示牌,
反正現在大家都習慣低頭看電話,看到地板的時間應該很多的。

另外,館內的某個角落有個很有趣的相機,是可以讓我們幻化成國畫中的人物。
只要選好畫像後就可以站到相關的位置拍下照片,然後就可以看到合成的照片,並即時透過電郵傳送給自己。

衣著上當然難以與畫像配合,不過照片的色調與合成的位置也算細緻,所以合成出來的照片看起來效果也很像真的啊!
如果下次再去Samsung D’Light 參觀也可以再去玩玩這個。

以學生身份去遊學的指定動作是去當地大學參觀交流一下,不過由於韓國的學生還在放寒假,所以我們見到的都是留在學校的研究生。
整個行程中去了兩所大學看看,第一間是位於首爾的Korea Polytechnic University (KPU)

在KPU看了幾段介紹短片和聽了教授們的介紹後,對KPU有了一點認識,發現跟香港的大學有點分別。

它是位於一個工業區內的大學。
這樣的規劃是方便KPU的學生到區內的工廠實習,KPU內的學生在畢業前都需要在區內工廠完成實習的,
而他們有八至九成機會在畢業後到實習的公司工作,所以能考進KPU的學生等同一定能找到相關的工作。

在KPU的高樓層可以俯瞰區內的工廠,雖然天氣麻麻,但還是可以看到區內的工廠都很具規模的。

說就到實習,上年我也有開展了為期一年的實習工作。
說真的,我不像KPU學生對自己所讀的學科有份堅持與喜愛,
考進KPU並不容易,每一個考進來的學生都希望將來成為出色的開發人員和工程師,
看到他們眼中那份堅持與堅定,由選科的時候就為自己的將來鋪好路,
我有一刻覺得自己比他們弱,因為我是在大學與實習的過程中才尋覓到自己的理想與想追的夢,但我還是慶幸我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也許香港的環境沒有培養我們去思考人生的目標與追求,學校也沒有為我們築出穩定的工作道路,
不過並不代表我們沒法到達終點的,我們還是可以靠信念尋找光明的出口。

而第二間交流的大學並不在首爾,是在大田的The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IST) 韓國科學技術院

KAIST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地方超級超級大!
在香港,中文大學已經佔地很大,我猜KAIST的大小應該有好幾個中大般大,
我們乘車從學院大門到學校中央要數分鐘,而我們從一個實驗室走到另一個實驗室也要十多分鐘。

每幢校舍不太高,所以走在校園中完全沒有壓迫的感覺,這就是地方大的好處吧。而且四周有很多樹木,空氣也特別好的。


在KAIST看到很多有關機械人的研究,圖中的是KAIST在2013年年尾參加世界機械人大賽的機械人。
記得當時每見到一個研發的東西,我們同學總會問:「這個有甚麼用?」「這發明可以在哪應用?」
一提這種問題就顯出我們現實的心態,
對方會告訴我們他們做的研究暫時沒有生活上的應用,說不定將來就會有用得上的地方。
我們在香港生活,習慣不會做一些賺不到錢的事情與研究,所以科技發展在香港是沒有甚麼前途的,
因為誰也不知道研究成果甚麼時候才能派上用場,而且沒甚麼資助,總不能一直做賠本的事。

文化的差異造就我們與別人的不同,韓國人就是有這種西方人的冒險精神,所以近年的發展才可以突飛猛進。
不過我覺得暫時還是日本比較厲害,日本人總是懂得包裝,
哪怕是無聊的小發明,日本人就是懂得利用包裝將產品推到市場上,而又能得到不錯的反應。

【科技生活篇】就此完結,雖然行程不太有趣,不過都算是很好的體驗,

因為這些地方都不是隨時可以去到的。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